当前位置:首页 >> 脚本专栏

实例解析Ruby设计模式开发中对观察者模式的实现

一般来说,观察者模式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:building a cle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source of news that some object has changed and the consumers of that news。

观察者模式在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clean interface,这样就使得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耦合是抽象的。被观察者可以不认识任何一个的观察者,它只知道他们都实现了一个共同的接口。由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没有紧密的耦合在一起,所以他们可以属于不同的抽象层次。

观察者模式支持广播通信,被观察者会向每个注册了的观察者发送广播的change消息。这种广播模式就有可能导致观察者被循环通知,消耗极多的资源。

广义的观察者模式中应该定义2个角色。

Subject:产生消息的类就是subject。在上一篇的例子中就是Tester类;

Observer: 对subject产生的消息感兴趣的类。在上篇的例子中就是税务局,社保局类;

若是以男女关系来类比subject和observer,subject就应该是observer这个男孩子暗恋的女孩。男孩对女孩痴心一片,但是女孩总是若近若离,遮遮掩掩。于是男孩对女孩说:我会等你的,如果你有了归宿请通知我,否则我一直等下去。在这里男孩就是女孩的observer,他对女孩产生的消息——是否有了归宿感兴趣。于是当有了归宿这个消息产生时,女孩会通知男孩,一个爱情杯具诞生,但是完整的observer模式会完美实现。

作为subject,下面的这些接口是其应该实现的:

  • 增加observer
  • 移除observer
  • 通知observer

而作为observer,其需要实现接收通知时候的具体表现。

示例:
ruby中自带实现观察者模式的类observer。可以利用它来实现观察者模式。

代码例子:

# -*- coding: GB2312 -*- 
 
require 'observer' 
# 观察者模式(ruby)的使用例子 
 
# 被观察者P 
class PObservable 
include Observable 
 
end 
 
# 观察者A 
class AObserver 
# update方法名是必须的要有的 
def update(arg) 
  puts "AObserver 被通知了 " + arg 
end 
end 
 
# 观察者B 
class BObserver 
# update方法名是必须的要有的 
def update(arg) 
  puts "BObserver 被通知了 " + arg 
end 
end 
 
# 观察者初始化 
observer_a = AObserver.new 
observer_b = BObserver.new 
 
# 被观察者初始化 
obj = PObservable.new 
 
# 添加监视对象 
obj.add_observer(observer_a) 
obj.add_observer(observer_b) 
 
# 被观察者改变了 ->这段代码 必须有 不然无法通知到观察者 
obj.changed 
 
# 通知观察者 
obj.notify_observers("Test") 
 

输出结果:

AObserver 被通知了 Test
BObserver 被通知了 Test